1)第一百零三章 众臣的心思_崇祯本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然内阁两大臣都提出议和,朱由检就不得不庭议了。

  皇帝的权利是大,可也不能太任『性』。

  国策的执行也需要统一思想的,哪怕反对也要有一个反对的理由。

  这次庭议,依旧是太子这个监国主持,朱由检第一次正式躲在龙椅的背后,听着庭议的内容。

  这也是新朱由检自穿越以来,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朝会,虽然议题很不合心意,可是庄严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至于后来的大长老们开会会不会也是这样,朱由检不敢胡说,仅仅是从心里幻想一下而已。

  “今日庭议,主要议题是内阁大臣钱谦益和阮大铖上的折子。二位说说吧!”

  太子已经坐了几个月的监国了,这领导当的也是有模有样,朱由检觉得他比自己好,起码是一个合格的会议主持人。

  “臣以为,我大明应该北盟后金,联手消灭闯贼,这样,中原以后就大定。”

  “阮大人,如果灭了李自成之后,后金又掉转头攻打我们,该如何?”

  “这位大人多虑了。首先,后金是打出为我大明复仇的大义入关剿贼的。再说,山海关总兵吴三桂一直没有投贼,反而在剿贼前线……”

  “吴三桂都已经降金了。”

  “那只是暂时的,如今我皇平安归来,只需要一道旨意,必定让吴三桂和关宁军回归我大明。”

  “你凭什么肯定吴三桂一定会回来?”

  “就算他不回来,我朝现有大军几十万,足够消灭他们。”

  阮大铖很自负,他觉得这半年来,大明已经集合起了足够的力量去逐鹿中原了。

  “众公想想,半年来,我朝军务已经休整完毕,足足有百万大军,何必担心区区后金鞑子?”

  从报上来的账面上,大明甚至还有一百多万军队。江北有五十万,左良玉号称三十万,何腾蛟也有十来万,加上郑芝龙的水军,江南其他地方军,一百多万妥妥的。

  这就是阮大铖所谓的底气,他认为,只要把这一百多万军队抛出来,就不会有人反对议和的。

  “我也同意阮大人的观点,我们不光有一百多万军队,还有无数的青年才俊。只要大明的读书人觉醒,何愁关外的蛮族。”

  钱谦益当然忘不了他的东林,这个时候提醒一下大家,再加点筹码上去。

  这二人等于说囊括了大多数心里能想到的最大的依仗。谁都知道,江北四镇当初力挺马士英等人,就等于军队听命于他们。

  再加上钱谦益这个东林大佬站队,文武齐活儿了。

  满大厅里的人,基本找不到反对的理由了。

  当然,除了马士英和史可法这两个已经知道朱由检心思的人。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应该是除了极少数人反对,包括马士英和史可法,都是力挺北和后金的政策的。

  “万一后金不同意呢?”一个不和谐的声音穿了过来。

  阮大

  请收藏:https://m.x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