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方兵器集 团(技术文)_崇祯本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不用靠铁匠去敲敲打打。

  朱由检并不想把这种产能继续扩大,现在的这种燧发枪,远远达不到技术要求,最多也只能装备一部分军队。

  火炮的生产不在这边,而在另外一处,单独另说。

  这一次新厂的成立,也改变了明军的军服。大量的穿越文都有介绍,欧洲的板甲比东方的鳞甲防护效果要好,而且技术上没有一点问题。

  对于这种成熟的好东西,当然是要拿来就用的。从澳门那边得到一副板甲之后,明军这边就直接开始仿制并改良,以适合大规模装备的需要。朱由检的意见就是抛弃一切华而不实的装饰,只注重实用『性』,降低生产过程。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生产板甲就像是生产铁瓢一样,一分钟一堆。

  兵工厂当然不只是生产武器,还要生产军服,军用品等等产品。所以,其规模达到了好几百个厂子,算做集团公司一点不为过。这也是大明出现的第一个大型企业。

  “生产出来的军品,先朝石柱发,保证川军的装备需要。”川军现在是朱由检的心头肉,首先得到装备并不稀奇。

  “大炮要不要也送一批过去?”左懋第问。

  对于明军一直以来装备的火器,其种类简直是太多了。弗朗机、、虎尊跑、鸟铳、三眼铳、火砖、一窝锋、地雷、千里炮、神枪等等。光是名目就有百十种之多。

  戚继光曾经对于这些火器有过评价,有兴趣的可以查一查,反正评价不高。比如所谓毕竟牛的三眼铳。戚继光说:“为北方遇敌,惟有三眼铳一种,人执一件,但成造本拙,工尤粗恶,身短体薄,腹中斜曲,口面大小全无定制,不堪击敌。而铅子又不知合口之度,什物不具,装放无法,徒为虚器。故虽敌畏火,而火具又不足以下敌,惟有支吾不见敌面而已(放烟吓唬人?)。且柄短赘重,将欲兼持战器,则不能两负,将只持此器,则近身无可恃者。”(放完炮就等着挨宰)

  请收藏:https://m.x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