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三章 亲戚太多了_崇祯本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一个,福王的领地尽失,每日基本靠着宗人府发的救济过日子;潞王朱常淓近况也只是比朱由崧好一点,因为他南下跑的快,带了点财产,但是也不多;唐王朱聿键是日子过的比较好的,他目前的地位高得让其他王爷们嫉妒得牙痒痒;另一位过得滋润的王爷就是永明王朱由榔了,他家的封地在湖南衡州。

  (ps:有很多人会说,朱由榔不是桂王吗?崇祯六年,朱由榔被封为永明王,桂王是后来隆武帝朱聿键封的。朱由检南渡之后,没有了弘光朝,自然也没有了隆武朝。朱由榔就还是那个永明王。)

  另外像岷庄王这一支,因为移居湖南武冈,在众多王府里名气并不显,都过上了地主的生活。

  历史上的南明之所以不断的发生内杠消耗,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崇祯皇帝的错。因为从崇祯死开始,大明就失去了国本。

  之后的南明,到处是王爷,遍地可立君。在这样的环境下,谁能把国家团结到一起?所以,最后的下场必然是充满了内杠,谁也不服气谁,反正只要姓朱的,都有资格当皇帝。

  现在的朱由检只所以还能稳定住局势,恰恰就是因为他南渡了,只有他或者,国本才稳固。

  朱慈烺大婚,自然牵扯到整个皇族的神经,只要还在大明的各皇族,总要有所表示。

  “唐王,有没有统计过皇族有多少人?”朱由检一般不好称呼朱聿键的,因为按照辈分,朱聿键要大他三倍,得是朱由检太爷爷辈儿的。

  “启禀皇上,宗人府新卷宗统计出的我皇族人丁为四十万八千七百口......”

  朱由检吓了一跳,心道:自己家的亲戚竟然有这么多?

  朱元璋在位时期,封了自己的一个儿子到山西为王,但是到了嘉靖时期,有封爵在身的皇族成员已经高达1800多人。河南开封的周王一家,到了万历时期,已经发展到了5000多人。查询明朝玉牒档案上正式收录的人数发现:洪武时期58人,永乐时期127人,嘉靖时期增至人,到了万历时期已经发展到8万多人。

  由于皇族人数的不断增长,意味着财政支出几十倍、上百倍的增加,而皇族们的俸禄直接来自各地的财政收入,各地的财政要倒霉了。山西地区每年的财政收入为152万石,而山西王爷们每年消耗的俸禄为312万石。河南地区年财政收入为84万石,而需要供给皇室的是192万石。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明朝末年,由于财政已经无力负担这些“大爷们”的俸禄,一些血脉疏远的皇室开始自食其力,已经和平常人家没有什么区别。

  可以说,大明的财政完全就是被这些皇族给压垮的。把这么多的皇族圈禁在封地上不让流动,整日里吃饱喝足,他们不拼命造人,还能干什

  请收藏:https://m.x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