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二十四章 团结的曙光_崇祯本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上了,已经完成换装的第十二师作为主力,和炮师开始向合川调动。

  朱由检要想要的,就是在多尔衮对淮泗战役发起前,先要让四川的战火烧起来。如果四川的战事拖得太久,大明靠江南的兵力是扛不住后金七十万大军的攻击的。

  就算后金不占领江南,只需要把江南打烂了,大明也别想在短时间内恢复。这场仗,不是能不能战胜后金的问题,而是怎么样瓦解后金对社会生产力破坏的问题。朱由检可没有几十年时间来恢复中原生产力的富裕精力。

  在战争发起的同时,从南京各厂调动的生产机械,技术人员也同时开始有计划的朝四川转移。

  远在福建的郑成功受到皇帝的一封求援信,信中的大意是要求福建水师调派一万名水手和若干战船、运输船增援长江水师。

  “国姓爷,咱们给不给?”

  “给,要多少给多少。皇朝廷若是败了,我郑家一家能保存得住?”郑成功没有犹豫半分,立刻派出了三分之一的水手和船只北上。这样一来,福建水师的战力大减,他们面对的防守区域很大,基本就无力帮助施琅抵抗后金水师对长江口的攻击了。

  施琅遇到了很大的压力,虽然他的战船很强大,但是他只能保护长江口。南京船厂的生产一直在供应四川,根本就没有产能扩充江南的水师。

  在朱由检和左懋第共同构筑的这条庞大的布局中,光是需要用到水师的地方就有西部的岷江、沱江、嘉陵江;中部的汉水以及东部的长江水道。

  同一时间,作为象征意义存在的秦良玉也发出号召,召集整个三峡地区的百姓参与到纤夫的行列中去,为包围大明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大明,除了江南的某些读书人冷眼旁观之外,在其他地方居然形成了空前的团结。

  请收藏:https://m.x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