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三十七章 吃饭才是真的战争_崇祯本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人对海运的开发,导致国人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大陆上。

  朱由检压根不想疏通漕运,他只想逼迫大家去想办法发展海运。但是眼前这一关,还是需要有解决办法的。

  那就只能靠人海去堆了,哪怕这种人海战术会消耗大量的储备。不过,朱由检大力发展的四轮马车技术,又一次要承担起重任了。

  “如此大规模的用量,恐怕要把我们三年的积攒,一朝用光啊!”朱由检感叹道。

  “如果没有辽东大移民,可能事情要缓解不少。”一个声音从外面传了进来。左懋第完成京城的任务之后来向朱由检述职了。

  “左爱卿把事情办完了?”朱由检看左懋第脸上的气色已经猜到京城事已了。

  “八旗已经同意卸甲归田了,但是他们想重回辽东。说是这样我朝就不用费力地朝辽东移民了。”左懋第说。

  “他们想得美。回去过几年再拉山头吗?辽东移民绝对不能停,就算朕现在造新船,也要把辽东移民推行下去。

  另外,这些女真人必须剪辫、易服、改姓、归农、弃满文。朕给予他们汉人同等待遇,已经够仁慈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朱由检说。

  “这样的话,粮食就是一个大问题。整个东北的开垦至少需要三年时间,在此之前一直要靠朝廷支援。而北方的百姓实在是太穷了,两年之内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

  臣在京城做客祖大寿家,祖大寿连条半斤重的鱼都拿不出来。听说永定河里的鱼都被捞光了。整个北直隶的百姓,都快要吃草根啃树皮了。”左懋第说着睡着掉了眼泪。

  “这么严重?”朱由检听了很震惊,他甚至想如果今年不北伐,洪承畴能不能挺过今年。但是转念又一想,如果洪承畴把北方逼反了,以他们的尿性,恐怕整个北方会变成和草原一样,千里无人烟的。那个时候,对谁最不利?当然还是大明。

  大明虽然接手了一个烂摊子,可是起码百姓都还活着。

  “臣从京城那些伪官们口中了解到,江淮大战之后,整个后金的赋税收入没有来源,后金的国库依然空了。多尔衮带着仅有的一点财货去了辽东,留给洪承畴的也只是一个巨大的空壳。

  洪承畴一方面要维持和我军的对峙,养着一大支军队;另一方面还要供养一群不事生产的八旗。如此只能拼命盘剥百姓,而百姓因为得不到物资支持,还要被各种旗人和包衣圈地,越发穷困……”

  左懋第说的情况,完全符合清朝初期的实情。如果不是因为江南的投降,满清如何稳得住北方,靠八旗吗?那估计北方人都有被屠杀光。

  “这个混账洪承畴,为了巴结旗人,他真是对自己同胞残忍至极。”朱由检听得心在滴血,这样一个明显有能力的人,为什么所有的手段都不是用在国计民生上。他一辈子玩得都是阴谋诡计的手段,靠得就是操纵事件,镇压对手来一路官升。

  百姓,普通人在他的眼中,真的什么都不是。这就是洪承畴,不要说他为了维护大局,那是只是他为了证明自己的本事。

  “洪承畴在哪?”王承恩突然瞪着眼珠子插话。

  “被骑一军看管着。”左懋第说。

  “老奴要咬死他。”王承恩表现的完全不像一个皇上身边的太监,简直僭越的不行。

  “王承恩,你先去京城,和陈近南配合一下,把那些罪大恶极的汉奸的铁证给找出来。朕要是真的就这样轻轻松松放过这些人,就是有愧于天下。”朱由检咬着牙说。

  “皇上不可,我们之前答应不杀……”左懋第抢着说。

  “那是对人的承诺。而有些人是不配当人的,他们是畜生。杀了这些畜生,天下才会真正太平。”朱由检不容多说。

  他心里也很清楚,天下动荡已久,收复京城之后天下需要一个说法,这个责任不能由崇祯来背,只能找一批人出来掉脑袋。

  “老奴谢万岁爷!”王承恩匍匐在地,他心里明白这句谢谢不是因为谢朱由检给他杀人的权利,而是给他释放心中怒火的机会。

  “左爱卿,你去通知李岩,朕想去会会洪承畴。”朱由检说。

  “皇上,我们仨?”左懋第一愣。

  “是的。”

  请收藏:https://m.x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