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七九章 兴建钢铁城市(求订阅!)_回到明朝做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的就什么都不用谈,放大了说,就是材料工业支撑起了其他的工业。

  无论你的设计多么的精妙,如果没有足够的材料支撑,你也就是做不出来。

  在大明朝,钢铁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产业。

  事实上在这个时代,大明朝的钢铁产业就已经很发达了,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尤其是产量。

  可能少数精端钢铁的炼制还是不行,但是在钢铁的整体质量上,大明绝对是全世界最好的。

  比如像大马士革钢,那肯定是比大明的钢铁要好,但是锻造难度大,对铁矿的要求极高,产量也非常低,没有大规模使用的价值。

  大马士革钢这种东西对一个国家来说,其实意义并不是很大。

  当然了,在特定的时候会有特定的作用,类似大马士革钢的东西也要发展,但不是现在。

  四下看了看,朱由校笑着说道:“这里看来已经拆得差不多了。”

  “回陛下,的确已经拆的差不多了。该搬的东西都已经搬走了,臣已经让人准备选址建造新的钢铁厂了,全部采用这一次新研发出来的工艺。”毕懋康眼中充斥着希望,同时也带着跃跃欲试。

  朱由校点了点头,转头看向了一侧的徐光启开口问道:“户部有这么多银子吗?”

  要知道建造一座全新的钢铁厂,是需要大量花钱的,这一点朱由校的心里面很清楚。

  从选址到建设,然后到投产,每一项都是要烧钱的,没有大量的钱财投入是绝对不行的。

  这一次百工院弄出来的炼造钢铁的方式,其实就是后世的高炉。当然并没有后世那么高精尖,只是土高炉。

  但是都会极大的提升产量和钢铁的质量,具体的技术朱由校没有看,但绝对是现在整个大明的科技结晶,集中了钢铁行业的所有高精尖技术,同时还有百工院自己开发出来的独家技术。

  对这方面,朱由校也不是很了解,但自己看过投产之后的数据。

  按照毕懋康的设计,这将是一个年产五万吨的钢铁厂。

  朱由校计算过,现在大明的每年钢材产量大概在1800万斤左右,这里的斤指的是明代的斤,也就是16两,换算到后世的计量单位,大概就是14,400吨。

  而毕懋康要建造的这个钢铁厂年产量是5万吨。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这个钢材厂一旦建成,那么产出的钢铁量就是大明一年全国产量的三倍还多。

  当朱由校看到这个计划书的时候,差点没把自己的下巴惊掉了。

  这当然和后世没有办法相比,因为后世年产量动辄就是百万吨,可是这是什么时候?

  在同时代这绝对是了不起的存在!

  为了解决运输的问题,毕懋康直接提出了在有铁矿和煤矿的地方进行建造。

  同时毕懋康还研究出了煤炭的脱硫技术,

  请收藏:https://m.x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