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一二章 皇帝要离京_回到明朝做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魏忠贤答应了一声之后,连忙终身行礼道:“奴婢告退。”

  看着魏忠贤的背影,朱由校松了一口气。这件事情交代下去之后,魏忠贤肯定能够办好,毕竟憋了他这么长时间了,有了差事肯定会努力干的。

  至于那些人愿不愿意来,那就不在朱由校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无论是东厂还是魏忠贤,他们办起事情来可没有什么顾忌。他们唯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自己开心,所以他们做起事情来没有什么顾忌。

  这是为什么自己不让徐光启去做,反而把事情让魏忠贤去做的原因。

  如果一旦那些传教的人闹什么幺蛾子,魏忠贤就会直接动手。而且魏忠贤搜集起书籍来,也不会顾及什么手段。

  把事情安排下去之后,朱由校也终于能松一口气了。

  接下来的几天,朝中没有什么大事情,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科举上,这就使得朝堂之上安稳了不少。

  不过也并不是没闹出什么动静,科举的事情也闹出了乱子。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一次科举的考题,冯从吾事情做得很绝,他在这一次科举当中的题目上做了很大的手脚。

  他把原本应该考的四书五经,改成了荀子。

  科举的题目就是“天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治。”

  这句话出自荀子的天论,说的就是荀子思想最直接的东西。天人相分。这个考题一出,可以说是舆论哗然。

  无数人奔走呼嚎,无数人破口大骂。

  不过朝堂之上,对于这件事情却出奇的保持了沉默。似乎所有人都没有听到一样,好像根本没有发生过。

  这就更加激起了读书人的愤怒,无数人开始奔走,希望有人能站出来说话。

  对于很多读孟子的读书人来说,这事就算得上是灭顶之灾了。一时之间,京城上下,舆情纷纷,甚至闹出了几起读书人闹事的事情。

  对此不少人忧心忡忡,生怕出什么乱子。

  当然了,也有人看不惯。上了一些题本,但是却没有针对荀子的事情,而是直接针对上了冯从吾,弹劾谈科举不公。

  说白了就是他偏向书院的学生,没有做到公平公正。

  上这样题本的人也不多,主要就是为了试探一下朱由校的态度。如果朱由校没什么态度,他们就会继续上题本。

  皇宫之中,朱由校翻看的题本,脸上没什么表情。

  随手将这一些弹劾冯从吾的题本扔到一边,然后端起茶水喝了一口。这其实就是朱由校想要的,他要改的就是这些东西。

  自然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听这些人瞎说。

  大明的指导思想必须要改,孔孟之道不行,必须换成荀子的学说。这一点是朱由校一直坚持的,也是他一直想推动的。

  对于所有的学子而言,他们所捍卫的道统,说白了就是他们的利益。

  自己动了他们的道统,就是动了他们的利益

  请收藏:https://m.x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