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81章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_玄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81章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儒家和法家之间的关系相当的微妙、敏感。

  虽然说汉武帝之后儒家学派取得了全面胜利,法家日渐衰微,儒士们也在不断的推动春秋决狱,试图用儒家的道理彻底取代律法,也做出了一些成绩——

  但终究汉律还是存在的。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汉律的越发完善,当代儒士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春秋决狱有很大的局限性。

  千人千面,儒家经典有太多的解释方法,应该需要一种比较固定的判断标准来惩戒犯罪之人,而不应该固执地采用古人的道理来对今人作出限制,甚至取代律法的作用。

  简单地说,儒家内部也有那么一些人反对春秋决狱,认为这是不合适的。

  这批儒士的代表,就是郑玄。

  郑玄在注解今文经典和古文经典的同时,也注解了汉律,对汉律有非常深刻的研究,也对当代通行的汉律提出了不少看法,在他的门人学徒之中有很大的影响力。

  郑玄就认为汉律发展至今已经比较完善了,可以投入使用了,有了专业的律法不用,却要用春秋,实在是有点不合实际。

  也是因为这些较为深层次的缘由,尽管古文学派内部希望推动郑氏家族的阀阅化,但是郑玄始终没有答应,并且在古文学派的内部会议上大力支持刘备的看法。

  他甚至还进一步提出了对春秋决狱的一些看法。

  作为资深学者,还有古文学派的初代领袖,以及现任太学祭酒,郑玄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郑玄的这一表态让不少保守派儒士比较关注。

  同时,他们认为刘备作为《左氏春秋》阀阅之主,却提出了要设立律法学校的事情,这件事情本身就不太妥善。

  因为事关左氏春秋的地位和影响力,所以这件事情的最终决策方反而不是四辅臣国务会议,而是七大左氏春秋的阀阅家族。

  河南开封郑氏、苍梧广信陈氏、扶风平陵贾氏、扶风茂陵马氏、扶风茂陵孔氏,涿郡涿县卢氏,涿郡涿县刘氏。

  陈氏影响力比较小,且家主正在生病,就没有来参加会议。

  于是只有六个家族的代表人参加了这场辩论,其中,刘备、卢植和扶风茂陵马氏的代表人马日磾持支持态度,其余三个家族持反对态度,坚决认为办设律法学府是不合时宜的。

  他们应该更加努力推动春秋决狱,而不是提高汉律的地位。

  在这件事情上,双方三比三平手。

  不过因为郑玄始终支持刘备的意见,在会议上大力提倡让汉律回归本位,而不是让春秋越俎代庖,再加上刘备、卢植和马日磾的职位权力都比较大,所以出于种种考虑,反对的三个家族被迫认同了刘备的建议。

  自己打自己的脸,自己削弱自己的权力,什么路子?

  他们有点搞不懂刘备这样做是为什

  请收藏:https://m.x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