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59章 同行二十一年_玄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59章同行二十一年

  郑玄愣愣地看着刘备的脸,眼睛动了动,露出了一丝笑容,便也举起了自己的茶杯,和刘备的茶杯碰了一下。

  “天子敬茶,不好喝啊,陛下的意思,分明是叫我这老朽继续在学部尚书的位置上干下去啊。”

  “之前便有传闻,说您打算在第一次科举考试结束之后就上表乞骸骨,是真的吗?”

  “真的。”

  郑玄点了点头道:“五年前,我便是强撑着做这个学部尚书,五年来,做了一些事情,但也心力交瘁,终究是老了,身子骨和精神都远不如以往,想着多撑一些时候,想要把一些事情给做完,但终究发现自己力不从心了。”

  “您已经做了很多事情了。”

  刘备默默地喝了口茶,放下了茶杯:“作为学部尚书,您真的已经做了很多事情了,您的一生,对于大汉国来说,都是卓有成就的,这一点,天下人都会认可。”

  这句话刘备一点也没有夸大。

  就任学部尚书之后,郑玄就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学校的建设工作当中,竭尽全力推动学部辖下的官学体系。

  他第一个向刘备提出若要开启民智,只有太学和十几所州学是不够的,若要教导更多的学子,至少要把官办学府推到郡一级,每个郡都要至少有一所官办学府,让更多学子得以就近入学。

  不仅如此,他很欣赏集体农庄的存在,并且研究了集体农庄内部的扫盲工作,认为这个工作做得很好,应该进一步扩大化。

  他上表称,只要时机成熟,就可以以集体农庄为单位,每一个集体农庄都要办设一个专门教幼童识字读写的蒙学,让新生幼童从一开始就能掌握读写技能,摆脱文盲的身份。

  进而当他们成长的时候,需要进一步读书学习的时候,就可以无缝衔接,不需要在郡学里面再去学读写了,可以直接学习教科书的知识了。

  考虑到农庄幼童和农庄庄户的生产需求,郑玄希望可以给他们提供一定的学习补贴。

  现在的州学里管饭的传统就不错。

  养一个脱产读书人的代价太重,一般家庭承担不起,所以朝廷方面必须要拿出自己的诚意来,只要到官办学府里面学习,就管饭,一天管两顿或者三顿,可以大大降低农户的生存负担。

  另外郑玄还认为其实把学府延伸到郡一级都有点不够。

  现在是人口少,学生少,一百多所学校勉强够用了。

  但是随着未来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幼童越来越多,不出二三十年,每个县都要有一所官办学府才能勉强跟得上新生人口的办学需求。

  最后在表奏之中,郑玄提出了自己的未来规划。

  未来,办学不应该以太学和州学为重,而应该以集体农庄和县为基本单位,在集体农庄内设蒙学,在县设官办县学,蒙学专管幼童读写技能

  请收藏:https://m.x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