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一章 大唐名相杜如晦! 求_大唐:科举之后,我被李二盯上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说完他与秦川之间所有的事迹,李世民叮嘱道。

  “克明,要是那小子向你问起李君,你可要给朕做好掩护,可千万不要露底了。”

  “噢?陛下还打算继续瞒着秦川?”

  杜如晦疑惑不解。

  李世民直直摆手,“瞒肯定是瞒不住的,那小子聪明机敏,身负大才,早晚有一天会见到朕的。”

  “只是能让他晚一天知晓朕的身份,就尽量让他晚一天知晓吧。”

  李世民笑道,他很喜欢现在这样没有君臣之差、没有尊卑之别,自由自在与秦川相处,天南地北,无所不谈。

  尽管他知道要想一直瞒着秦川是不可能的,总有一天,秦川会发现自己的身份。

  但至少在那之前,他并非是个高处不胜寒的孤家寡人。

  “克明,对于秦川对医学方面的提议你怎么看?”

  “此事大为可行。”

  杜如晦很是赞许,但也提出了他的看法。

  “只是此事干系甚大,功在千秋,要想在全国范围内大举推进医学,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事情。”

  “而且百医地位低下,冒然提升地位,只怕德不配位,会引起朝政动荡,当徐徐图之。”

  “微臣以为可先召集百医,为征伐突厥之战做准备,要是百医真在征伐突厥之时立有大功,到时论功行赏,再行推广也是不迟。”

  “克明此言,深得朕心。”

  李世民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再言道。

  “你认为朕该如何安排秦川,是把他安排到吏部合适,还是把他安排到兵部合适?”

  “微臣以为安排到吏部更为妥当。”

  “为何?”

  杜如晦答道:“吏治改制是他提出来的,对于吏治改制怎么改,改到什么地步,他比我们这些朝堂官员都要清楚明白。”

  “本来按照微臣的打算,就是把秦川安排到吏部任职,由他实际负责主持吏治改制。”

  李世民微微颔首,“克明,你要是退下,你认为谁接手吏部尚书比较合适?”

  杜如晦谨慎地拱手,“陛下,三品重臣都由陛下册封,微臣岂敢僭越!”

  李世民爽笑着摆手,“你是吏部尚书,为国举贤是职责所在,这样吧,朕问你来答,总不算违规吧。”

  “玄胤如何?”

  “玄胤兄公正刚直,可任职吏部,但玄胤兄刚履职检校民部尚书不久,威望不足,不足以担当吏治改制。”

  “那玄龄呢?”

  “玄龄兄经世治国,也可任职吏部,只是玄龄兄去年省并朝廷官署,裁撤官员两千多人,震惊朝野,要是任职吏部,只怕鹤唳风声!”

  李世民徐徐点头,眉目深锁,“那依你之见,朕让何人任职吏部尚书妥当?”

  杜如晦铿锵道:“微臣举荐杜如晦担任吏部尚书!”

  李世民眸光直愣,“克明,你!”

  “陛下,微臣并非贪恋权贵,微臣也是怕死之人,陛下要是不信微臣,可以只给微臣在吏部任职的头衔。”

  “吏治改制非朝中重臣不能主持,需要有人在背后为秦川保驾护航,玄龄兄行事过于雷厉风行,一旦开弓难以回头,而玄胤兄立身不稳性情刚直,恐难以服众!”

  “微臣本来就是吏部尚书,所以由微臣来主持吏治改制,为秦川保驾护航最为合适!”

  “请陛下任命微臣为吏部尚书!”

  杜如晦言辞恳切,坚定地向李世民敬拜一礼。

  愣看着站在身前的杜如晦,李世民恍惚良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他李世民何德何能,能遇这种愿以性命为他效死的忠臣!

  他连忙前扶起杜如晦,“克明,你先起来,你的心意朕都明白,但你能不能任职这事不是朕能说了算的,得问甄寺丞......”

  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求催更票!求打赏!

  庆十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8日

  请收藏:https://m.x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