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三章 千金买马骨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正文卷第一百八十三章千金买马骨郭承祐翌日行刑。

  行刑当日,他还在叫嚣着赵骏是当今权臣,是奸逆之辈,请官家开眼之类的话。

  但可惜的是官家听不到他的声音了,很快就被砍掉了脑袋。

  郭承祐死不足惜。

  大宋官员其实也不能算人渣遍地。

  至少北宋前中期的官员还是要点脸面,不会做得太过分。

  再加上朝廷的高薪养廉政策,所以史书里的宋仁宗时期,有名有姓的贪官污吏不多。

  更多的是像仁宗天团那样,一个个名留青史,成为历史上文臣的一段佳话。

  但能够在史书里留下姓名的贪官污吏,基本上都是很过分的那种。

  郭承祐光史书里的罪名就一连串,现在根据赵骏的实际查证,这都算是谏官和御史没有把证据查全了。

  毕竟谏官和御史没有赵骏那么大权力,他们也只能根据民间反应来弹劾,不像赵骏,直接抄了郭承祐的家,在郭承祐家里找罪证。

  因此相比于被此人祸害过的百姓,砍头都算是便宜这厮。

  不过他的死在亳州还是掀起了很大的风波,在地上方也掀起了很大的风波。

  毕竟一地知州,就这样掉了脑袋,在以往大宋,真算是少之又少。

  特别是郭承祐还是有背景的人,谁都知道他祖上是开国将领,妻子又是赵家郡主,同时还是皇帝东宫官。

  结果就是这样背景通天的人,都死在了赵骏手里,这位知院权势到底多大?

  以至于亳州上下官员都战战兢兢,纷纷拿起了行动效率。

  原本那些即便不贪不占,却也是碌碌无为,人浮于事的官僚,一个个都好像勤政起来,上山下乡,四处慰问百姓。

  弄得亳州似乎一下子海晏河清,一副国泰民安的景象。

  只是赵骏知道这样的情况估计等他离开亳州不久就会旧态复萌,要想保持现状,还是需要朝廷派一个能干的亳州知州过来。

  所以他又上书朝廷,让朝廷那边好好选人,别整那些乱七八糟的过来祸害百姓,这种人有多少他砍多少。

  到二月下旬,赵骏安排了亳州事务,这才重新启程,往东南进入宿州境内。

  由于他的行踪已经暴露,干脆也就不再微服私访,大大方方地亮出自己知院卫队,一路向东。

  几乎是他刚到临涣的时候,宿州知州王素和宿州通判杨察就已经前来迎接。

  王素今年31岁,杨察更是才25岁,但这两个人却已经成为了一州的知州和通判,州府的一二号人物,可以说年轻有为。

  事实上虽然王素年轻,可已经在官场浮沉11年。

  他是天圣五年的进士,跟包拯、韩琦、文彦博等人是同榜登科,历任通判颍州、怀州、许州,又以尚书屯田中外郎,知濮州、鄂州、宿州,资历相当老。

  而杨察则是景祐元年的进士,现在也

  请收藏:https://m.x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