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七章 人心经不起试探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8章人心经不起试探

  康定元年一月下旬,在经过十多天的来回通信后,朝廷的强硬回应以及对辽国的和谈要求就送到了范仲淹的桌案上。

  看着赵骏给他措辞严厉,甚至略带一丝批判口吻的回信,老范苦笑了一声。

  其实他隐约能够猜到这个结果。

  只是对于他来说,立场反而跟吕夷简他们一样,并不站在赵骏那一边。

  毕竟花点小钱能够换取未来长时间的和平,是他能够认可的事情,就好像他历史上也没有反对给西夏岁币一样。

  更何况这样他就能对内有充足的时间从容改革,实在没必要现在与敌人死磕。

  但显然对于赵骏这样经历过屈辱历史的人来说,即便是他们认为可以权衡的事情,也万万不能接受。

  所以老范其实是能够预料到这一点。

  因此他的回信也是力劝赵祯跟赵骏,措辞委婉,以一种商量的语气询问,且认为可以把增币降到十万,尽量不引起赵骏的反感。

  可惜还是不行。

  既然不行,那就只能准备战争动员吧。

  范仲淹心里想着。

  随后他就把朝廷那边给的要求迅速派人送去了析津府。

  原本像这样的大事辽国应该遣使者去汴梁跟赵祯细谈,但被范仲淹给拒绝了。

  一是辽宋开战,朝廷那边就已经下了明文通牒,把辽国视为敌对国,断绝了一切外交渠道。

  二是朝廷给了老范便宜行事的权力,是选择继续战还是选择和谈,都取决于范仲淹。

  范仲淹说可以谈,他们才能谈。

  然后等进一步朝廷那边磋商,要是朝廷那边认可,那么耶律宗真才能遣使去汴梁签署条约。

  如今他自己南下入侵大宋,破坏了宋辽几十年友谊,加上赵骏那边给了很难让人答应的条件,自然也怪不得旁人。

  那就打吧。

  不管辽国那边是接受赵骏的战略回击,还是不接受,老范都必须做好随时可能开战的准备。

  唯一的好消息是老范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此番辽国大败,前线军队军心士气跌落到谷底,几乎没有再卷土重来的可能。

  要是耶律宗真打算孤注一掷,鱼死网破,召集五十万大军南下。

  先不说正开春之际,草原上不管是契丹族还是蒙兀族都要放羊养膘的季节,同时也是东北渔猎民族要破冰抓鱼,春暖打猎的时候,他不一定能号召到那么多人手。

  单说即便能征到,从草原和东三省赶来,估计也得半年过去了,而且还得准备粮草,战争动员最少都得花一年。

  这一年时间,足够范仲淹把涿州经营得如铁桶一样。

  到时候决一死战便是。

  于是抱着这样的决心,范仲淹便派人前去通知对方。

  很快范阳城城门缓缓打开,一名骑士飞奔出城,过了涞水木桥,往北往良乡而去。

  与此同时,就在范仲淹把朝廷的要求送往辽国那

  请收藏:https://m.x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