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章 让子弹先飞一会儿(祝大家新年快乐!)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还是更加坚固,虽然不一定美观,可在防火上比木屋强太多。这汴梁要是出一场大火,不知道死多少人哦。”

  “不错,我若是商人们也想问问这房子该怎么造。商人都是逐利的,有新鲜玩意儿出现,他们也会跟风。”

  “这是不是汉龙说的那样,朝廷先做出表率,那么手握资本的那些人,也会闻风而至?”

  吕夷简、王曾等几個人纷纷说着。

  赵骏点点头笑道:“是,资本就是这样。只要明年放出风去,说以后朝廷会大量收购钢筋水泥来修筑河堤、城墙,要不了多久,钢铁厂、水泥厂和砖瓦厂就会到处遍布。”

  “这种事情果然还是要有国家的引导才行。”

  众人纷纷称赞。

  以前他们还不能理解,汴梁没有合适的铁矿、煤矿、石灰石矿。

  黏土矿倒是有,但要想造钢铁和水泥,每次都必须从外地运来,费时费力,硬要建厂子做什么。

  直到现在他们才明白赵骏的深谋远虑。

  厂子建好之后,刚好朝廷为了解决日益高涨的房价,需要大量建造公房,于是一栋栋类似于筒子楼的廉租房拔地而起。

  又恰好汴梁人口暴增,城市开始对外扩张,城外的郊区也渐渐纳入到城市体系范围,就更需要大量建设。

  结果就是建好的钢铁厂和水泥厂派上了用途,光修建官邸、建造官员宿舍、翻修宫殿等等,就用掉了汴梁水泥厂和钢铁厂的全部产能,同时还养活了几家砖瓦厂。

  商人们一看,这钢铁厂和水泥厂好像蛮赚钱的,就有不少与官员熟稔的大商人来询问。包括工商部扶持的那几个巨头大贾,也都想过来掺和一脚。

  赵骏自然是明白光靠朝廷肯定是不能那么快把工业体系建设出来,还得依靠资本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这也是他计划的一部分。

  “那就刚刚好,今年年底,咱们拟定一份关于推动民间钢铁厂、水泥厂、纺织厂、砖厂的建设章程文件出来,让工商部那边多组织国内的大商人谈谈,在各地主要城市建立起一定工业体系。”

  赵骏想了想说到:“比如成都、广州、浙江、大名府、河南府、应天府之类的地方。还有让自然资源部那边实地考察一下,有没有离运河较近,资源充足之地。”

  “嗯,这事我会去留意。”

  晏殊负责与工商部那边对接,所以点点头表示明白。

  赵骏又扭头看向吕夷简道:“老吕,各地御史司和路州县的公文报告怎么样了?年底能够统计好吗?”

  “这方面的数据还在统计当中,不过京畿路的人口已经普查出来了,你要不要看看?”

  吕夷简抬起头说到。

  “看看吧。”

  “给。”

  “新增了多少人口?”

  赵骏一边接过来一边随口问了一句。

  “两万一千六百四十二户。”

  “嚯。”

  赵骏手一抖,差点没把

  请收藏:https://m.x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