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一十七章 西夏最后的绝唱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入冬之后,西北的草原就更加肃穆与寂寥。

  草皮渐渐发枯发黄,成群结队的牧民呼喝着,抽打着鞭子,驱赶牛羊向贺兰山的方向而去。

  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各地域的游牧民族分四季寻找牧场。其中西域的以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为主,由海拔高地决定季节牧场。

  漠南漠北草原则由东往西或者由北往南,向阿尔泰山脉、杭爱山脉、额德伦格山脉、阴山山脉的南端移动。

  因为这些地方大多数都是山脉南面的平原、盆地、河谷区域,冬天海拔低,又有山脉阻隔北方的冷空气,气温相对来说会较为温暖一些。

  对于牧民来说,冬季是极为可怕的时候,只能在贫瘠和困境当中,寻找到稍微好一点的条件,艰难地熬过这个冬天。

  而相比于西域草原和蒙古草原的牧民,宁夏平原的牧民可选择的地方就相当少。

  靠近祁连山的会选择向祁连山山脚去,在河西走廊与河南走廊的牧民则会前往贺兰山。

  不管是从地形上看,还是从这一带城池以及人口聚集点看就能明白,唯有这些地方冬天才能勉强生存。

  所以宁夏平原的牧民都会选择这么做,哪怕此时正处于西夏内乱的时候。

  不过今年的牧民往贺兰山的方向却是少了许多,谁都知道大量部落聚集,很有可能再次爆发占领,因此不少人都往西。

  虽然向西边的话条件会稍微艰难一些,但牧民们也没有能力翻越祁连山前往河湟谷地,就只能靠近到祁连山山脚,也就是后世武威、张掖沿线一带求存。

  那边唯一的好处就是自从宋军占领卓啰和南之后,就在边境开设榷场,很多牧民会把牛羊赶过去,从宋人手里换取粮食、茶叶、铁器。

  “叮叮当当!”

  一个驱赶着大量牛羊的党项小部落正缓慢地向西方移动。

  他们此时的位置是在济桑东北的荒漠附近,差不多是在后世甘肃省古浪县海子滩镇一带。

  这里往北就是腾格里沙漠,在此时为一片荒凉的戈壁,往南则是卓啰和南,也就是后世古浪县、景泰县一带,与宋国是交界地区。

  他们要迁徙到凉州府,也就是武威市,那里是少数冬季还有河流、草场的地方,也是他们唯一可以活下去的希望。

  便在这牛羊骆驼马匹的铃铛声中,忽然更南的方向,好似出现了一片尘烟。

  “出什么事了?”

  部落首领用党项语对身边的人说道:“快去看看。”

  “是。”

  身边的牧民随即勒转马头,纵马往南而去。

  这附近有一些丘陵和小山峦,让他们看不到远方的情况。

  但随着尘烟不断,按照他们的经验,谁都知道这可能是大批的骑兵在靠拢。

  这让这支小部落的首领心里沉到了谷底。

  南边。

  除了是宋人,还有谁在南边?

  首领本能想要说立

  请收藏:https://m.x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