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路西北(八)_大明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船老大慌了,大喊大叫着有贼啊有贼。

  章子俊吩咐船老大道:“遇贼不要慌,只管往前,不管发生什么事,船帆不能下来,把船舵掌好,一旦船走偏或是慢下来,就逃不掉了。”让船老大的儿子守护着船帆,而自己带着二个后生去了船头上,三支燧发枪全部装好弹药,二个后生一人一枝抱着,等章子俊打一枪后,就能快速地换枪,二个后生小子就快速装填弹药。

  因为船老大的船大,不怕相撞,能撞翻最好,三艘小船就是当地渔民的捕鱼船,每船上五六人,很明显这些人来者不善,因为手中握着刀,有些人拿着竹杆子,这些竹杆子可不是普通撑船用的,在竹杆子一头是有铁钩的。

  章子俊知道喊话没什么用,所以就在船头上架起了燧发枪,只等行到有效距离就开枪,盗贼,即小偷和强盗的统称。特别是明清时期,盗贼活跃,绿林大盗、响马渠魁、江洋大盗等形形色色的盗贼在各地出没无常。

  盗贼大致可分为陆地盗贼和水域盗贼两类。也有陆地和水贼相勾结的盗贼,在运河中的盗贼一般不会抢劫过往客船,主要抢劫粮船,明代粮船主要是漕船和白粮船,运军驾驶漕船运送漕粮,民户驾驶白粮船运送白粮。此外,天津至通州水浅时,漕运粮食需换体型较小的拨船(亦称驳船)转运,故拨船也属于粮船的一种。

  历年来修浚运河主要就是为了运粮进京,每年都有数量庞大的粮船从京鲁运河经过,成为盗贼偷抢的主要对象之一。就说前几年景泰六年,进京运河沿线有盗贼出没,劫粮船、杀运军,“沿漕河,盗贼横甚,漕军为有杀掠者”。后有盗贼李自名等在济宁等地,“剽卤漕粮船只,杀伤运军”。随后有盗贼在石佛闸劫掠粮船,“戊戍,至石佛,盗劫运舟,杀一人,伤一人”。

  除了抢粮船外,还有一块肥肉就是官船,官船,是指文武官员乘坐的船只。大运河是明朝时期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很多官员外出(包括公干、返乡、采办等)都选择走运河水路,因此每年也会有大量的官船从京鲁运河通过,成为盗贼觊觎和偷抢的另一重要目标。

  就说永乐十九年,嘉兴通判陈原佑、黔阳县丞翁良兴以及阁臣文敏亲属文义、文让一同乘船进京,在东昌府境内被盗贼抢劫。随后七月,有盗贼在通州与香河之间抢劫南京进贡内臣船只,抢去行李等物巨多,因为这些太监的油水实在是多。

  来年的四五月间,国子监祭酒陆深从京城坐船南下,从桑园至七级闸,一路有盗贼骚扰。因为陆深实在拿不出什么值钱货,还好没有伤及人员。东平安山至济宁长沟之间有成群盗贼在运河沿线抢劫官民船只,“闻安山、长沟上下盗贼百数为群,白日行劫官商船

  请收藏:https://m.x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