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 两张纸,三个字_晋末多少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的打算,法随自然而然的保持了沉默。

  尊重他们自己选择的路,让他们自己去闯荡吧。

  因此法随并没有多说什么,自己所说的一些话,反而很有可能会给他们无所谓的干扰。

  ————————--

  走在山路上,王猛从衣袖之中掏出来折叠好的纸,对着杜英扬了扬:“师弟,你的呢?”

  杜英笑着从袖子中拿出,展开。

  两张纸凑到一起,一模一样,上面同样写着“桓征西”三个字。

  杜英把纸收起来。

  王猛很好奇:“师弟好像很淡定?”

  “意料之中。”杜英很从容,一副一切尽在我掌握之中的样子。

  王猛愣了愣,自家师弟给自己的印象,有的时候很聪明,似乎天下大势也不过他翻覆手,有的时候又有必要提点一下才会开窍。

  这家伙到底是在装傻充愣还是天生禀赋?

  杜英也觉得奇怪,自家师兄这是什么眼神,怀疑自己的智商?

  好吧,自己的智商可能的确没有什么好怀疑的,没有他高应该是必然,不过自己智商不够,记忆可以来凑啊。

  闭卷考试做成什么样子得看天命,但是开卷考试再做不对,那就真的是没脑子了。历史上王猛下山去拜见桓温,这是杜英本来就知道的答案,所以他很清楚王猛会写什么。

  而且杜英本身也打算去找桓温。

  找凉州要来旗号,那还得再去找桓温要点实惠的东西。

  “桓征西能够给予我们多少想要的?”王猛摩挲着下巴。

  杜英瞥了他一眼,我不相信你之前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不过很显然王猛自己还没有拿定主意,换句话说,他并不知道到底能够从桓温那里获得什么,又或者桓温能不能给自己想要的。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个时代消息的不畅通,王猛能够知道的也就只有零零散散的消息,就算是他有着强大的逻辑和思维以及丰富的经验,还是很难做出从全局出发的判断。

  相比之下,杜英作为一个穿越客,虽然不至于说对这段历史了如指掌吧,但是至少一些节点性的事件还是知道的,因此他仿佛身在云端之上,在局中,又超乎局外,自然很多事能够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

  历史上的王猛在桓温西征的时候一度想要追随桓温,可是经过和桓温的彻谈,在让桓温赏识他之后,反倒是放弃了这个想法。因此反过来说,实际上王猛一直到那个时候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立足关中,安稳一方,进而图谋天下。

  在他的眼中,桓温显然不足为凭。

  虽然桓温堪称枭雄人物,但是长期以来他的发展受到东南建康朝廷的掣肘,无论是桓温进攻巴蜀还是后来的三次北伐,实际上都是在努力的挣脱建康朝廷的束缚罢了,想要形成和王谢两大世家的分庭抗礼,并不是真的意欲收复北方。

  因为桓温自己也清楚,建康府朝堂上的各大家族绝对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收复北方的。当年郗鉴、祖逖再加上一个滥竽充数的殷浩都没有做到的,他们绝对不允许自己做到。

  一旦那样,这朝廷就会是桓温的朝廷,而不是东南士族的朝廷。

  当初王导面对“风景不殊”的感慨,喊得口号足够响亮,可是最后呢,还不是根本没有什么北伐的大动作。

  喊喊口号可以,你们要是真的北伐成功了那可不行。

  北方的世家首先就会窜过来争名夺利,南方世家还怎么过把持朝政、说一不二的好日子?

  请收藏:https://m.x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