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6章 对手终于想到该打价格战了_重生之我全都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符合的人别想着去改变他,直接别招进来,好好鉴别就行。

  任何价值观都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可以放到更合适的岗位上去,一样能发光发热。关键是要相信自己做的行业、努力的方向有意义。

  价值观跟事业相合的人招进来后,至少会对他的事业有信心,相信华人在这个领域能做好,有核心技术就能变强。

  至于是不是“我”变强,无所谓。

  历史的进展,在宏观上是有必然性的,在微观上会有偶然性。

  到了这个时刻,某个国家的某个行业该出一个伟人了,天时地利人和到位了,就肯定会出。

  只是这个伟人具体是谁,这是未知的,偶然的。

  就好比按照量子论,一堆光子朝着光栅或者双缝射,每一个光子过了缝会射到哪儿确实是随机的。但亿万个光子一起随机,最后宏观看到的肯定是干涉条纹,总有落在中间最亮的那条干涉条纹处的“伟人”或者说“伟光子”。

  如果连这个宏观都不信,那就陷入科学虚无了。这种人,技术上一时手艺好一点、实验做得好一点,顾辙又要来何用呢。

  顾辙希望实现的,只是筛选他要招的人,究竟是“科技决定论”还是“金融决定论”还是“营销决定论”。

  这在开创性的公司,比清华北大毕业还重要。只可惜大多数所谓科技公司,做大了之后,比如超过五百人规模,老板没法对每个新员工都亲自面试。

  这才不得不放弃“直接判断对方的信仰”,以免被下面的HR欺上瞒下营私舞弊,改为校招的时候看重清华北大。

  毕竟信仰是有可能演的,清华北大至少难以造假,有客观标准。

  ……

  “所以,后续再招人,具体务实的工作,我不会干涉。我作为大股东,就两条务虚的原则:

  要判断对方是不是对我们的行业有信心、觉得要做的事情有意义,这比技术重要,技术可以慢慢学。

  如果判断不了,或者容易让先来后来的人不患寡而患不均,那就暂缓招人。能自动化减少岗位的,就用机器解决,哪怕机器需要五六年的人员工资才能赚回来,也优先用机器,机器可以没有信仰。”

  一番透彻的深谈之后,顾辙敲定了这个总的原则,反正他也没指望生产眼镜赚多少利润。

  公司高层经过这段波折,也总算是完全统一了思想。以后那些细账小账就不去多算了,人少,管理复杂度就低,不可控变量就少,这比省点钱有价值多了。

  内部会议结束后,顾辙又彻底视察了一圈,觉得没什么事儿了,就吩咐试产结束后可以按计划扩大设备订单,然后就准备闪人。

  不过,就在顾辙快走的时候,一个电话打了进来,是之前帮顾辙做市场调研的林静静打来的。

  林静静和徐嵩帮顾辙负责技术销售工作,但眼下

  请收藏:https://m.x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