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几十万大军军资从哪来!_大唐:科举之后,我被李二盯上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杜如晦斜了眼,案的另一封卷轴,笑了笑。

  他相信陛下对这封卷轴肯定比之前那封更感兴趣。

  “回陛下,也是秦川所作,这一卷所写的是兵议,论东突厥可战之处!”

  李世民顿了眼,“论东突厥的!?”

  杜如晦点了点头。

  李世民脸的神色顿时变得肃穆起来了,拿起案头的那封卷轴打开来看。

  李世民认真地阅读着手中的试卷,表情严肃,不时点头微微。

  很像一位认真改卷,严格要求学生的老师。

  看完试卷的内容,李世民的脸充满了意料之外的惊喜。

  “写得好!条条有据,句句在理!想不到此子竟如此深知兵要!学兼文武,此子可是聪明机敏,才华非凡呐!”

  他没有想到秦川在兵法也拥有不俗的造诣。

  天下士子几多,可不是所有人都有学兼文武的资格,能够真正学兼文武的,无一不是出将入相的大才!

  言说之间,李世民不由蹙起眉宇,笑容黯淡了下来。

  “只是要打东突厥得等到明年秋收之后,冬月冬寒,春有春耕,两季都不宜动兵。”

  “国内府库也空虚,供应不了大军出动,要打突厥,要么不打,要打就要大军出动,力求毕其功于一役!”

  说间,李世民紧攥起拳头,声沉气冷。

  “陛下放心,突厥人心离散,败亡不过早晚之间,迟早是我大唐砧板鱼肉!”

  杜如晦寻声宽慰道。

  他知道要说攻打东突厥,陛下心里其实比谁都在意,比谁都更想要报当年的一箭之仇!

  要不是陛下即位以来一直在安抚人心,稳固皇位,以及连年的天灾对国库的限制,陛下怕就早想对东突厥用兵了。

  这时,又有太监从殿外来报,“陛下,检校民部尚书戴胄求见!”

  民部即是户部,古代掌管民生、财政的部门。

  李世民在位时,并不避讳自己的名字,只要不是世民两字连用,单字并不需要避讳。

  但李治即位后,为了表示儿子对老子的孝心,便开始避讳单字,将民部改名为户部。

  “玄胤?快传。”

  “陛下,那微臣......”

  见李世民准备宣戴胄入殿,杜如晦准备起身告退。

  之前要告退,并非他和戴胄关系不好,只是顾及日常工作汇报的回避规制。

  相反他和戴胄关系很好,两人都是秦王府旧臣,共事多年。

  “你和玄胤都是秦王府旧臣,朕的心腹,无须回避。”

  李世民淡笑着压了压手,“况且,若要新改吏治,也需要你和玄胤二人通力合作,你俩等会儿正好先议一议。”

  不一会儿,戴胄走了进来,“微臣戴胄拜见陛下!”

  李世民将戴胄扶起,“快请起,你我君臣不必多礼,来人,赐座,给玄胤一碗温酒。”

  “多谢陛下!”

  戴胄行礼后,又向杜如晦拱了拱手。

  “克明兄!”

  “玄胤兄!”

  杜如

  请收藏:https://m.x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