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九章 我杜如晦,自愧不如!_大唐:科举之后,我被李二盯上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秦川走前去的时候,考试就已经开始了。

  身长八尺,体如青松,眉如剑刃,目若朗星,唇红齿白,仪表堂堂。

  打量秦川的体貌,杜如晦眉眼一亮,却又直直蹙眉,“你就是秦川?”

  体态形貌,丰神俊朗,却是难得的翩翩公子。

  口音听着也对,是京兆本地人的口音。

  吏部铨选说是考试,其实也不仅仅只是考试,也是对中考选人的另一种核查。

  通过言语口音对比考生籍贯,通过书写字迹对比考生字迹,通过公文水平对比考生文笔,

  从而进一步判定该考生是不是代考,是不是冒充,有没有舞弊。

  虽然口音听着是对,但杜如晦却难以相信眼前的秦川,就是那名中举的考生秦川。

  太年轻了!

  他难以相信对方这么年轻的年纪,能够写出那么老辣的笔墨,那么俊美的字体,还有那般远超常人、文韬武略兼备的才学。

  而这些又恰恰都需要时间的积淀。

  “正是学生。”

  秦川有礼有节,不卑不亢的答道。

  “秦川,你是进士科榜魁,今日铨选考试就从你开始吧。来人呐,文房四宝。”

  不待秦川反应,杜如晦就已经声下明言。

  紧接着一方桌案,笔墨纸砚,就都摆到了秦川的面前。

  面对忽然定下来的考试,秦川虽然感到意外,但却没有半点的担忧。

  神色如常地走开座案,前向杜如晦一礼,“请杜相出题。”

  此子心性到是不俗,不慌不忙,闲庭信步。

  杜如晦暗自点头,站起身来,捋胡踱步,然后看向秦川说道:

  “佛门聚众滋事,意欲不轨,荼毒百姓,违背纲常,不忠不孝,祸国殃民,如今陛下平灭佛门,你不妨就以毁寺灭佛为题,写一道奏疏吧。”

  “喏。”

  秦川拱手一礼,返身回到案前,打开砚台,取出一块墨锭在砚池缓缓研磨。

  待墨研好之后,铺开纸张,将镇纸尺压于纸,取下一支毛笔,往砚台中点了点,然后写书行文。

  行云流水,挥毫泼墨,一个个遒媚劲健的文字,随着秦川的运笔挥毫,瞬时跃动于纸。

  在秦川书写的时候,杜如晦缓声慢步地走了过来。

  看到那结体遒劲、一丝不苟,非常严谨的字迹,杜如晦不由笑捋胡须,直直颔首。

  这显然是秦川的字迹。

  秦川的字迹别具一格,具有明显而独特的风格,结构严谨、骨力劲健就是其鲜明的风格特点。

  横画方起圆收、起止清楚,短横粗壮有力、长横格外瘦长,各具神采。

  竖画顿挫有力、凝练结实,撇画锐利夺人、斩钉截铁,捺画粗重稍短,干净利落。

  内敛外拓、中宫收紧、四肢开展,于严谨中见疏朗开阔的风姿,这样的字迹确实美不胜收,有自成一家之能。

  鉴赏完秦川的字迹,杜如晦便将心思转移到秦川的行文。

  “民闻三代已前,未

  请收藏:https://m.xg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